一、考纲变化解析
今年高考理科综合卷(生物)考纲的基本内容和考点分布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,仍旧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,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但也有新特色:能力要求的描述更具体,也更有针对性,更注重考生实验、实习能力。即考生动手实验的能力,和考生在自然环境中,对材料进行考察、分析和处理,达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能力等。
考点内容略有变动,删减两个实验项目
在今年的生物考纲中,在考点编排上,2004年生物考纲按必修课、选修课、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三部分来分列,而今年新考纲上的知识点则只分为两大块:课本知识与实验。将选修课的考点与必修课考点列到一处,这提示考生也应该关注选修课本里的重点知识点。实验、实习与研究性学习一栏的知识点中,去年列举了24个项目,今年只有18个项目,主要删除了“制作DNA双螺旋模型”和“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”等实验项目,原因在于这两个实验学生难以亲自动手。今年考纲中也增加了一些知识点: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;光合作用的过程强调了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;人类基因组研究;基因重组;单克隆抗体强调单克隆抗体的制备、单克隆抗体的应用;实验、实习和研究性学习增加了“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”“观察SO 2对植物的影响”“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(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)”
重视实验能力关注社会热点
1.2004年对理科综合三科的能力要求是有“理解能力、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”,今年对生物单科的能力描述和要求更具体:强调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、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,要求考生能学以致用。
2.重视图解、表格等的作用,要求考生从这些材料中获取有关的生物学信息,解决生物学问题。
3.强调实验、实习能力。“实验”是指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,而“实习”则是指学生在野外或者自然环境中动手参与,对材料进行考察、分析、处理,学习生物学知识,这是生物科学与物理、化学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。由此也可以看出新考纲对学生实验能力将会做重点考查。
4.把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(如SARS、禽流感、艾滋病等)提到了很高的地位,怎样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和看待热点问题,被作为一项单独的能力要求列出来,这是以前所没有的。这背后传达的信息就是,学生要关注社会热点。
二、命题走向预测 从生物考纲的变化可以看出,今年高考对生物的考查将更强调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“理解能力”、“运用能力”、“实验能力”,这些变化可能使今年生物高考命题走向呈现以下趋势:
1.基础题仍占相当比例。在2005年生物高考中预计基础题仍然会占相当比例,涉及的知识点是三本教材的主干知识,主要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、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。
2.以新陈代谢、遗传变异、内环境的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、生态学为重点。其中新陈代谢与其他章节联系紧密,实验多,在三本教材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0%。因此在考卷中通常占很大比例,今年应该也不会例外。遗传和变异在三本教材中占比例约为16%,联系生产、生活实践比较多,因此人类遗传病系图谱、遗传基本定律、基因突变等是考查的重点。调节虽然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,但由于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,现在有增大考查比例的趋势,特别应该注意反馈调节部分。生态系统知识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,预计在2005年高考中所占比例不会减少。人体的稳态在选修教材中所占篇幅不算大,但涉及知识点多,尤其是前年SARS病毒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,因此科学家对SARS病毒结构和功能的认识、SARS疫苗的研制有可能成为试题素材。
3.图、表、曲线仍是考试的重要形式。生物学考卷中很可能出现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绘图、画曲线、列表格、写遗传图解等考查形式,考生应该注意加强此方面的规范训练。
4.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中,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,即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实验题,主要包括观察实验、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等形式。此外,第Ⅰ卷的选择题中,实验试题也占有一定的位置。所以实验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可能增多。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实验,学习生物学理论时,也需要学习科学家所做的经典实验。
5.现在的高考命题不是考查对知识的简单记忆,而是考查多种能力,理综试题更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。往往是通过课外的素材设计出新情境下的试题,让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和原理去分析解决不熟悉的问题。一般只有利用课外的素材,才能更好地考查多种能力,所以命题情境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会更紧密。与农业生产、发酵工程、污水处理等方面结合的生物学知识会加大考查的力度,包括转基因生物、转基因产物、皮肤移植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、人类的食物与健康、减肥、SARS疫苗的研制和应用、艾滋病及其防治等。青春期卫生、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可能涉及。
6.体现新课标的理念,加大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。2005年新课标教材在部分省市已正式开始使用,因此,在高考中会对新课标的理念有所体现,复习中要认真学习新课标,重视教材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。